無論是今年3月份的國產大飛機C919,還是近日關于殲20的國產發動機、蛟龍號核潛艇、復興號的高鐵,中國今年來在高端裝備布局發展力度都是空前的,讓我們了解一下我國的高端裝備產業。
近10年,中國制造業經歷了飛速發展,總體規模大幅提升,綜合實力不斷增強。2015年工業總產值已達23.65萬億元,在500余種主要工業產品中,我國有220多種產量位居世界第一,成為世界第一制造大國。
但我國距離制造強國仍有一定的距離,大而不強的問題依然突出,自主創新能力弱、關鍵核心技術欠缺、資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產業結構不合理、信息化程度不高等問題亟待解決。當務之急是通過積極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加快突破關鍵技術與核心部件,從而帶動制造業水平全面提升。為此,“十三五”以來國家陸續出臺了一系列促進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發展的政策文件。
根據《“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高端裝備制造業主要分為五大領域。
智能制造裝備產業
機械裝備的智能化是一個工業發達國家的重要標志,包含先進的制造技術以及先進的核心技術,是先進制造技術、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在裝備產品上的集成和融合。是國家產業發展的原始動力。
近年來,我國智能制造裝備行業增長勢頭迅猛,初步形成一定的規模。2009年,智能制造裝備行業銷售產值約為3600億元,2010年智能制造裝備行業規模約為4000億元,2015年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銷售收入超過1萬億元。從2013年開始,中國逐步成為世界最大的機器人市場,未來需求將保持快速增長。
行業發展趨勢:
大力發展智能制造系統。加快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的深度融合,建立集計算、通信與控制于一體的信息物理系統(CPS)頂層設計和智能制造系統,推進傳統制造業智能化改造。
推動智能制造關鍵技術裝備邁上新臺階。構建工業機器人產業體系,全面突破高精度減速器、高性能控制器、精密測量等關鍵技術與核心零部件,重點發展高精度、高可靠性中高端工業機器人。
打造增材制造產業鏈。突破鈦合金、高強合金鋼、耐高溫高強度工程塑料等增材制造專用材料。在航空航天、醫療器械、交通設備、個性化制造等領域大力推動增材制造技術應用,加快發展增材制造服務業。
海洋工程裝備產業
海工裝備制造業是為水上交通、海洋資源開發及國防建設提供技術裝備的綜合性和戰略性產業,是國家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實施海洋強國戰略的基礎和重要支撐。
中國的海工產業從2012 年起步之后, 保持著良好的態勢。在2014年中國海工市場并沒有受到國際市場萎縮太大的影響,只是略有下滑。此外,海工市場產業格局出現了較大變化的變動。中國首次超過韓國,以139 億美元訂單總額位居榜首,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市場成交總額位居世界第一。
行業發展趨勢。
重點發展主力海洋工程裝備。加快推進物多功能海洋工程船等主力海工裝備系列化研發,構建服務體系,設計建造能力居世界前列。
加快發展新型海洋工程裝備。突破浮式鉆井生產及海上試驗場等研發設計和建造技術,建立規模化生產制造工藝體系,產品性能及可靠性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加強關鍵配套系統和設備研發及產業化。產學研用相結合,提高深海觀測系統等關鍵配套設備設計制造水平,大力發展海洋工程用高性能發動機,提升專業化配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