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至24日,全國有色和鋼鐵行業循環經濟推進交流會在甘肅金昌舉行,一時間,中國“鎳都”群賢畢至,來自國家發改委、全國人大環資委、科技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甘肅省等相關部門的負責同志,圍繞《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生態文明》、《循環經濟促進法修改的主要進程》、《創新驅動,科技助力循環經濟發展》、《循環經濟引領資源型城市綠色轉型》等話題發言,來自全國有色金屬和鋼鐵行業近300位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神霧集團成為唯一一家在主題報告環節亮相的企業,吸引了與會代表的高度關注。
據了解,神霧集團以燃油氣泡霧化燃燒技術起家,以煤炭分質分級梯級利用為主線,20余年來一直致力于高效燃燒技術和高溫化學反應技術的研發與推廣。在循環經濟領域,神霧到底有多神?神霧與金昌又有怎樣的“化學反應”?
金昌緣礦興企、因企設市,因盛產鎳被譽為“祖國的鎳都”、“祖國的聚寶盆”、“難得的金娃娃”。然而,多年來,伴隨著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產生了大量的工業“三廢”排放,導致環保壓力大、環境污染問題比較突出,成為最大的民生問題。
二氧化硫是金川集團公司鎳、銅冶煉產生的主要排放物,每生產1噸鎳約產生7噸二氧化硫,每生產1噸銅約產生2噸二氧化硫。工業固體廢棄物累計堆存量超過1億噸,每年還將產生1200萬噸左右。早在2003至2004年,金昌市曾被列入全國十大重污染城市之一,“金娃娃戴上黑帽子”,如果不從根本上解決污染問題,環境將難以承受,而加快發展循環經濟,成為破解環境壓力的內在要求。
神霧集團與金川集團的合作,給“鎳都”帶來了新希望。神霧集團董事局主席吳道洪博士介紹說,作為神霧循環經濟典型產業化示范工程--金川冶煉渣綜合利用項目。該項目是由金川集團公司、神霧集團按照混合所有制經濟合作模式,由共同組建的甘肅金川神霧資源綜合利用公司負責運營。
該項目總投資37億元,總占地面積1000畝,規劃處理金川公司每年鎳銅冶煉渣約260萬噸,分三期建設。其中一期項目總投資10.8億元,占地面積431畝,以金川公司銅渣選尾礦為原料,采用神霧“蓄熱式轉底爐直接還原清潔冶煉技術(SRF)”工藝,將銅尾渣綜合利用,生產生鐵、氧化鋅、建材并副產蒸汽。年處理銅尾渣80萬噸,年產還原鐵粉塊27.6萬噸,氧化鋅粉3.4萬噸,蒸汽44.9萬噸。
二期項目總投資9.2億元,占地面積265畝,以金川公司鎳冶煉渣為原料,年處理鎳冶煉渣80萬噸,年產還原鐵粉塊27.66萬噸,發電15092萬Kwh。
據介紹,一期項目自2016年12月29日投產以來運行平穩,各項指標均達到考核要求。作為全球首條銅尾渣循環利用示范生產線,金川項目既是金川集團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強力推進循環經濟發展的一個重點示范性項目,也是神霧集團轉型發展的一個里程碑式項目,更為我國有色、鋼鐵行業冶煉廢棄渣、尾礦等的大規模資源綜合利用開辟出新的路徑。
在神霧的推動下,金昌在鎳鈷鉑族金屬采、選、冶及大宗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領域,已形成了一批達到國際國內領先水平且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具備了世界領先的產業化能力。2011年到2016年,金昌全市資源產出率由0.262萬元/噸提高到0.397萬元/噸,能源產出率由0.67萬元/噸標準煤提高到0.83萬元/噸標準煤,礦石回采率達到96.73%,遠高于全國50%的平均水平;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達到75.08%,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2.08%。
吳道洪博士表示,神霧集團解決的都是“世界性難題”,蓄熱式高溫空氣燃燒技術、蓄熱式高溫化學反應技術等處于國際領先水平。神霧集團投資建設的國內唯一、國際領先的節能與大氣霧霾治理技術大型中試實驗室,已成功地開發出乙炔法煤化工、生活垃圾及生物質熱解、粉煤快速熱解、氫氣豎爐直接還原清潔冶煉等六項在全球具有顛覆性的節能低碳技術,得到中國工程院院士金涌的高度評價。
今天的“鎳都”已經摘掉了“黑帽子”,依托循環經濟的發展,實現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贏”目標,“紫金花城、浪漫金昌”的品牌越來越響亮,神霧的貢獻功不可沒。